共工新闻社9月18日电(刘锦波)近日,一列满载机械配件的集装箱班列从郑州圃田站驶出,经铁路直达天津新港北后无缝衔接海运,最终将抵达坦桑尼亚。这是郑州至天津港的首趟“铁海直运”班列,标志着郑州继青岛港、宁波港、连云港之后,第四条“铁海联运”国际通道正式贯通。从内陆腹地到“海上丝路”,郑州以“铁海直运”为笔,勾勒出开放型经济的新版图。
通道扩容,激活内陆开放“新引擎”。作为国家物流枢纽,郑州此次打通天津港通道,不仅实现了“中原货走天津港”的零突破,更构建起“东联西进、贯通全球”的立体物流网络。四条铁海联运线路覆盖中国东、中、西部主要港口,货物从郑州出发,15天内可抵达全球主要经济体,较传统运输模式时效提升30%以上。这种“一单制”铁海联运模式,让内陆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借船出海”,直接参与国际分工。
效率跃升,降低企业贸易成本。“铁海直运”的精髓在于“无缝衔接”。通过铁路与港口数据共享、作业流程协同,货物在郑州完成“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到港后直接装船出海,省去了中转环节的时间与仓储成本。以发往坦桑尼亚的机械配件为例,新线路较传统江海联运缩短7天运输周期,每标箱成本降低约1500元。效率与成本的“双优化”,让河南制造的工程机械、农产品等更具国际竞争力。
开放共赢,书写“一带一路”新篇章。四条铁海联运线路的贯通,不仅是物流通道的延伸,更是开放格局的重塑。郑州正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贸易枢纽”跃迁,吸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货物在此集散分拨。随着中欧班列(郑州)、航空货运双枢纽的协同发力,一个“空铁海”立体开放体系正在成形,为内陆地区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郑州方案”。
铁轨向海,通达天下。当内陆腹地与全球市场通过“铁海直运”紧密相连,郑州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澎湃动力。
作者:刘锦波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
责任编辑:刘晓燕
承印:香港人民法治通訊社有限公司 中文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 联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人民法治通讯社登记号:77094533
香港人民法治通讯社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