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人民法治介绍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首页 > 实践经验

南种北引、晚种早播可发挥大豆饲草生产潜力

2024-09-26 17:55:04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网

  科技日报哈尔滨8月26日电 如何有效利用撂荒地和夏闲田等边际土地生产植物蛋白,缓解我国优质饲用蛋白供应压力?26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该单位联合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提出大幅度提高大豆饲用蛋白产量的新途径——将耐盐、抗旱的南方晚熟大豆品种在北方盐碱、干旱地区推广,可让不适合种植大豆的地区成为优质饲草生产基地,提高我国大豆蛋白供给能力,缓解供求矛盾,减轻进口依赖。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大田作物研究》上。

  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韩天富介绍,近年来,我国豆粕年消费量在7000万吨以上。然而,由于耕地面积有限,我国大豆产量供不足需。因此,广辟饲用蛋白来源、开发和利用优质饲草资源是改善我国饲用蛋白短缺困境的必由之路。

  课题组在418个大豆品种中测定、筛选出豫豆25、中黄6号、大白脐、早熟18和中特1号等一批高蛋白优质饲草用大豆品种。

  为挖掘大豆作为饲草作物的生产潜力,课题组在三亚热带条件下对来自四川的高蛋白品种自贡冬豆进行人工长日照处理,使其长期保持营养生长状态并多次刈割。结果表明,在每月一次的刈割频率下,连续采收10次所得茎叶粗蛋白总量相当于2022年我国大豆籽粒粗蛋白平均产量的3.7倍。在北京自然条件下,60天的生长周期内即可获得每公顷0.95吨的茎叶粗蛋白产量,超过2022年我国大豆籽粒粗蛋白平均产量。

  课题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孙佰全表示,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光温反应敏感,将低纬度短日照地区的晚熟大豆品种引种至高纬度长日照地区,或将南方秋播晚熟品种春播,其营养生长期会大幅度延长,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大,可做优质饲草。因此,南种北引、晚种早播可发挥大豆饲草生产潜力。

  总的来说,筛选及利用优质、耐逆的饲草用大豆品种,充分发挥其干物质积累快、粗蛋白产量高、受季节限制小等特点,可大幅度提高大豆蛋白产量,对于丰富我国豆科饲草种类,提高饲用蛋白产能,缓解优质饲用蛋白供应压力,有效利用撂荒地、夏闲田、盐碱地等边际土地,实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李丽云 朱虹)

责任编辑:阿虎

人民法治简介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承印:香港人民法治通訊社有限公司 HongKong People's Rule of Law News Agency Limited 中文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大廈)23樓C室 FLAT/RM C 23/F LUCKY PLAZA 315-321 LOCKHART RD WANCHAI HK 電 話:00852-65557188 人民法治通讯社登记号:77094533

人民法治通讯社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